第一个故事的主人公,是我的大学同学,前两天一起吃饭,说想在他们县城买套房。结果昨天和我说,已经交完订金了。
其实他自己也很犹豫,但架不住形势逼迫。
目前县城里已经没有现房,最快的新盘预计2020年才交房。
但他爸妈就觉得来不及了,要赶紧买!儿子也到岁数了,结婚必须有套房,要赶紧买!
县城距离雄安新区的边界只有10公里,多多少少还是有些概念的。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村里已经不允许盖房了。
9千/平米,就这么稀了糊涂上车了。
同学这种情况,非常普遍。
中国城镇化率的最新数据是58.52%。大城市辐射小城市,小城市吞并周边乡镇,形成新的城市扩张动力。
在这个过程中,村里人进驻单元楼,俨然成了一种新的住房需求。
同学说,据他看房观察,一个县城新盘的买家主要来自三方面:
对周围十里八村家庭的财富收割,满足该区域改善型住房需求;
对本地外出劳动力的财富收割,春节假期总能看到“返乡置业xx折”的广告;
满足因为征地而产生的回迁补偿;
与此同时,我也能感受到同学自身的变化。之前是个享乐消费主义者,很讲究生活品质。我们曾在一起合租过,我总劝他别买衣服了,够多了...压根拦不住。
结果最近和我说,自己瞬间变了,想到要还房贷,一下子就会过日子了,有时连灯都舍不得多开...
也挺好。房子真的会让人成长,或者说,现金流的改变会逼迫人跟着改变。
我们说过,安全感和焦虑感的根源,都是现金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