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大全> 列表
安徽博物馆八大镇馆之宝
时间:2025-04-09 10:06:23
答案

安徽博物院现有馆藏文物22万余件(套)。其中有八大国宝级文物为其“镇院之宝”。它们中有青铜器、玛瑙制品,还有瓷器和漆器。

一、铸客大鼎

1933年,出土于寿县朱家集李三孤堆楚王墓,又称“楚大鼎”。高113厘米,口径87厘米,重达400公斤。鼎口边沿刻有十二字铭文,前两字为“铸客”。它是东周时最大的三足圆鼎。

此鼎当时为盗墓贼挖出,体型巨大不易于搬运,被当地政府发现送到安庆。抗战期间四处流转,1952年最终落身合肥

二、龙虎纹四环铜鼓座

1980年,出土于安徽舒城九里墩春秋墓。残高约29厘米,底径约80厘米,重约67公斤,上刻有龙虎浮雕,外侧有四个衔环。外壁刻有铭文150字。

这是一个建鼓的底座。建鼓在古代常用于战争、祭祀、娱乐等场合,由鼓座、楹杆和形体硕大的鼓体组成。

三、吴王光鉴

1955年,寿县蔡侯墓出土。通高37.7厘米,口径60厘米,重29.6公斤。圆口、弧腹,外延有一对兽耳衔环。

内刻铭文52字,记载了此件器物乃是春秋时期吴王光嫁女于蔡侯的随嫁品。吴王光即吴王阖闾。

四、鄂君启金节之车节

此为车节

五、鄂君启金节之舟节

左为车节,右为舟节

1957年,出土于安徽省寿县邱家花园。目前共出土五件金节,三件车节,两件舟节,分别为安徽博物院和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此金节乃铜制,是战国时楚王颁发给鄂君启运输商品的水陆免税通行证。形似竹节,上面有错金铭文。舟节稍长。

六、金扣玛瑙碗

1972年,出土于安徽省来安县相官公社。高5.9厘米 口径13.2厘米 底径7.5厘米。

玛瑙碗形似钵状,碗壁极薄,碗口镶嵌金边,凸显华贵,是北宋富贵之家的用品。

七、景德镇窑影青釉莲瓣纹注子注碗

1963年,安徽省宿松县北宋元祐二年墓出土。通高27厘米。

此温壶是宋代的温酒用具,由注子和注碗组成。执壶坐于温碗之中,执壶表面施青白釉,有冰裂纹。温碗为一朵七瓣莲花,相邻两个莲瓣接合处饰如意纹。

八、张成造剔犀云纹漆盒

1956年,安徽屯溪张新吾先生捐献。高9.5厘米 直径14.5厘米。通体髹漆肥厚,黝黑发亮,纹饰精美。

此物是元代漆雕名家张成的作品。“剔犀“是一种复杂的漆雕技法,漆的层层涂抹极其讲究,只此一道工序就要耗费三四个月时间。然后才是依势而为的纹饰雕刻。

推荐
Copyright © 2025 还好知识网 |  琼ICP备2022020623号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