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人头地」
释义:比喻超过一般人,高人一筹。
1057年,苏轼在全国选拔进士的会考中,凭借一篇文章获得了主考官欧阳修的高度赞赏。
欧阳修见此卷独占鳌头,便想评为第一,又怕卷子是自己的得意门生曾巩所作,如评为第一,会有瓜田李下之嫌,于是评为第二名。等开了卷,才知是苏轼的试卷,很是后悔。在礼部举行的口试复试中,苏轼凭借自己的才能获得第一名。
后来,欧阳修在读苏东坡的感谢信时对老友梅尧臣说:
“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
当时欧阳修名满天下,天下士子进退之权全操在欧阳修一人之手。
欧阳修这话一出,苏轼之名顷刻传遍全国。
“出人头地”这一成语就是从这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