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核舟记》中的部分实词和虚词整理:
实词整理:
1. 奇:奇巧
2. 贻:赠送
3. 丹:朱红色
4. 青:青色
5. 矫:强健有力
6. 倾侧:倾斜
7. 缘:顺着,沿着
8. 披:开
9. 题:书写
10. 为:做,这里指雕刻
11. 罔不:无不
12. 因:依据
13. 势:样子
14. 具:都,全
15. 素:白色
16. 尝:曾
17. 余:剩余
18. 夷:平
19. 置:放
20. 轩敞:高而敞亮
21. 榜题:横匾
22. 并:全,都
23. 若……然:好像……的样子
24. 阖:关闭
25. 石青:一种石颜料,淡绿或青色
26. 糁:用米粒等散状物作画或点缀
27. 密致:细密精致
28. 峨冠:高高的帽子
29. 而:表并列关系,并且
30. 简练:简洁扼要
31. 椎髻:梳着椎形发髻,这里指船上的老婆婆
32. 纤细:细小
33. 如……然:像……的样子
34. 其……其……之谓也(固定句式):大概说的就是……吧(大概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
35. 以至……于(固定句式):甚至,达到……地步,至于
36. 若……于(固定句式):好像……的样子,在……地方、到……地方、在……时候(才干、出现等)达到……程度、到……地步、是……的标志。
37. 若夫……于(固定句式):至于那……(后半句被省略)
38. 而或……于(固定句式):有时,有时候。
39. 或……于(固定句式):有的人,有人。
40. 则……于(固定句式):于是,就。
41. 于(固定句式):在。
42. 是以……于(固定句式):因此,所以。
43. 乃令……于(固定句式):于是命令……在。
44. 一舟……于(固定句式):一条船上刻着……在。在文中“一舟子”的“舟”不是船的意思,而是泛指器物。
45. 则题名其上于(固定句式):就在上面题上名字。在文中“题名其上”的“其”不是代词,而是助词“之”,是“在”的意思。这里指“就在上面”。这是文言文特有的语法现象,这里指“题名于上”,即在什么之上。所以“其”作“于”讲。这是介词结构后置的一种倒装句。这种句式还有“若夫”、“至若”、“于是”、“至于”、“于是乎”等等。其中“至若”、“至于”、“于是”等与“则题名其上于”结构类似。如“至于队员之表现于赛场者矣”就是“至于队员之表现于赛场矣”。又如“至若春和景明”就是“至若春日天气暖和景色明媚”。同理,“则题名其上于”就是“则题名其上”。在这里,“其”也是助词“之”,是“在”的意思。即“题名其上”,就是“在什么之上题名”。如《岳阳楼记》中的“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的“其”,也是助词“之”,是“在”的意思。“于”也是介词结构后置的一种倒装句,“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就是“刻唐贤今人诗赋于上”。这种介词结构后置的倒装句还有:“尝贻余核舟一”,“贻余核舟一”,“贻余核舟一”,“观其船背”,“观其船背”,“观其船背”,“珠可历历数也”,“珠可历历数也”,“珠可历历数也”,“钩画了了”,“钩画了了”,“钩画了了”,“石青糁之”,“石青糁之”,“石青糁之”,“炉瓶三事”,“炉瓶三事”,“炉瓶三事”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