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揉泥:目的在于排空泥料中的气泡,使得泥料进一步紧致。缺少这一道工序,坯体中容易含有气泡,坯体干燥烧制时也非常容易破裂变形。
2、做坯:景德镇传统圆器做坯,即是依据最终的器型作出大致相应的坯体,以供后期印坯时使用。
3、印坯:做好的粗坯,在经过一定时间的自然阴干,就可以进入印坯工序。印坯,是为了使手工成形的圆器在烧制后达到整齐划一。
4、利坯:将印好的坯精加工,使其进一步光整圆润。
5、荡里釉:器物外面的釉则是后期第二次的浸釉。釉,是附着在陶瓷坯体表面的玻璃质薄层,与玻璃有着类似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6、画坯:荡好内釉的坯,则可以进入画坯工序。画坯用的青花料事先需要长时间的研磨,配方,则是每个工作室密不可宣的了。
7、分水:根据画面需要,将青花料调配出多种浓淡不同的料水,在坯胎上直接做画,就出现浓淡不同的色调。由于青花的浓淡不同,形成了色彩上的不同感受。在同一笔中也能分出不同的浓淡笔韵,这种青花分水描绘技法层次丰富,立体感强。青花瓷所特有的视觉魅力,即源于分水这一道工艺。
8、施外釉:绘制完成的瓷坯,需要进行第二次的施釉工序。
9、挖底足:瓷坯外部施釉后,在釉面自然干燥后,就可以进入挖底足的工序了。
10、写底款、施底釉
11、装釉足
12、满窑、烧窑
13、开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