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有:
定义不同、常见类型不同、特点不同、自范性不同、均一性不同、排列不同、向异性不同、熔点不同、能否发生X-射线衍射不同。
定义不同:
晶体是内部质点在三维空间成周期性重复排列的固体,具有长程有序,并成周期性重复排列。非晶体是内部质点在三维空间不成周期性重复排列的固体,具有近程有序,但不具有长程有序。
常见类型不同:
晶体:海波、冰、石英、水晶、金刚石、食盐、明矾、金属。
非晶体:松香、玻璃、石蜡、沥青。
特点不同:
晶体
自然凝结的、不受外界干扰而形成的晶体拥有整齐规则的几何外形,即晶体的自范性。晶体可以使X光发生有规律的衍射。宏观上能否产生X光衍射现象,是实验上判定某物质是不是晶体的主要方法。晶体相对应的晶面角相等,称为晶面角守恒。
非晶体
非晶体又称无定形体内部原子或分子的排列呈现杂乱无章的分布状态的固体称为非晶体。 如玻璃、沥青、松香、塑料、石蜡、橡胶等。非晶态固体包括非晶态电介质、非晶态半导体、非晶态金属。它们有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
自范性不同:
晶体有自范性,非晶体没有自范性。自范性指在适当的条件下可以自发地形成几何多面体的性质。
均一性不同:
晶体具有均一,非晶体不具有均一性。均一性是指晶体整体内部质点的周期性重复排列而形成的宏观意义上的各部分性质相同,如水晶各个部位的相对密度、膨胀系数、热导率都相同。
排列不同:
晶体是内部质点在三维空间成周期性重复排列的固体,具有长程有序,并成周期性重复排列。非晶体是内部质点在三维空间不成周期性重复排列的固体,具有近程有序,但不具有长程有序。外形为无规则形状的固体。
向异性不同:
晶体有各向异性,非晶体多数是各向同性。
熔点不同:
晶体有固定的熔点,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始终保持不变。非晶体无固定的熔点,它的熔化过程中温度随加热不断升高。
能否发生X-射线衍射不同:
晶体能发生X-射线衍射,非晶体不能发生X-射线衍射。
晶体形成的途径:
熔融态物质凝固。
气态物质冷却不经液态直接凝固。
溶质从溶液中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