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6月1日 - 1927年:萧红出生于东北,并在家乡度过了她的童年和青少年时期。这个阶段的社会背景是辛亥革命爆发后的动荡时期,国家处于分崩离析的状态。
1927年 - 1930年:萧红进入哈尔滨市东省特别区区立第一女子中学就读。在这个阶段,她积极参与反日护路游行示威活动,担任宣传员。
1930年 - 1931年:萧红初中毕业后不顾家庭反对,前往北平,入北平大学女子师范学院附属女子中学就读。然而,由于没有家庭的支持,她的生活陷入了困顿。
1931年 - 1932年:萧红经历了多次家庭变故和社会压力,包括被软禁在家中、解除婚约以及被迫与外界隔绝等。最终,她选择逃离家庭,开始了自己的流亡生活。
1932年 - 1937年:在流亡期间,萧红继续坚持文学创作,并结识了萧军等文学青年。她的作品逐渐受到关注,成为当时文坛的新星。同时,她也经历了与萧军的分手等个人生活的波折。
1937年 - 1942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萧红的生活再次发生巨变。她辗转各地,继续创作,但身心俱疲。最终,在1942年1月22日,她因病去世,年仅31岁。
总的来说,萧红的一生充满了波折和挑战。她不仅在动荡的社会背景下努力追求自己的文学梦想,还经历了个人生活的种种不幸。
然而,她始终坚持创作,用文字表达自己对社会和人生的深刻思考。